女人保健

中西醫相輔相成照顧女人一生

中西醫相輔相成照顧女人一生
康健雜誌163期2012.06.05 作者:楊心怡
這幾年,民眾對中醫的接受度愈來愈高,尤其面對婦科問題,除了傳統坐月子靠中醫調養的觀念外,愈來愈多人會轉求中醫調經、治療不孕症等,事實上,更年期、改善卵巢功能、慢性發炎也都是中醫可以著力的婦科領域。
一般人對中醫的理解或許只限「調理體質」,但這正是中醫的長處:醫師透過望聞問切等方式分析體質,辨證論治,相信身體的語言,並且相信身體各部位所產生的症狀,彼此之間是有關連的,在這樣的關連下,尋求治療的切入點。
痛經可以中醫為第一線治療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婦科主任賴榮年表示,以月經為例,基本上月經來時不應該有任何症狀如長痘痘或不舒服,那是每個月身體發出的固定訊號,告訴你已經氣不通、血不順,其他像是量的多寡、顏色是否鮮紅、經期長短等,都是所謂的身體語言,可藉此判斷治療策略。
月經不順可能關係很多健康問題。例如女性最常見的痛經,可能是因子宮虛寒所導致,也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、肌腺症、巧克力囊腫等的徵兆;如果只是子宮虛寒,可以用補的方式治療,但如果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等,因為屬發炎症狀,反而不能補,恐怕愈補愈糟。
賴榮年說,這時可利用針灸,配合中藥調節內分泌,改善發炎體質,他就治療過一位有子宮腺肌症及5公分巧克力囊腫的不孕症婦女,歷經四個月的中醫療法後,先改善每個月可怕的痛,之後經過約半年的調養懷孕生子,又在懷孕生子後,調理到超音波找不到子宮腺肌瘤及扁掉的卵巢囊腫。
隨著治療痊癒的病例案愈來愈多,他認為面對這些疾病應以中醫為第一線治療,一般調理三個月經週期即可看到改善,但若是子宮內膜異位或子宮腺肌瘤所引發的痛經,建議調理半年為佳。當然,過程中仍可考慮短暫與西醫的止痛藥或荷爾蒙療法搭配治療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對於常做子宮內膜刮除手術(人工流產)的婦女,或子宮內膜異位、子宮腺肌瘤婦科手術後再復發及手術後粘黏等問題,中醫藥、針灸、藥薰等療法配套運用,也常有意想不到的成效。(資訊來源:康健雜誌163期)